沈伟、周鑫玥、蒋志伟:比较教育与人类发展:新世纪的进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
沈伟,刘海静.地方学院如何培养本土师资——基于代托纳州立学院教师教育项目的考察.教育发展研究,2023,43(Z2).
沈伟,陈莞月.教育与生态文明:基于经合组织教育功能的视角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12)
沈伟.通往未来世界的素养:以教育满足社会进步对人的新需求.光明日报,2020-10-29.
沈伟.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社会情感类课程在中国两所幼儿园的实践.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沈伟、李琳琳、孙天慈. 中国教育研究的世界贡献:前沿热点与参与路径——基于教育学英文期刊论文(2013-2019)的分析.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
沈伟、王娟. 幼儿教师何以有效实施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1)
沈伟、杨悦宁. “合作创造更多”:芬兰STEM教师教育的供给主体与协同机制.高等教育研究,2021(12)
沈伟. 以变应变:英格兰职前教师教育督导的变革理据与关键特征.教育发展研究,2021(11)
沈伟、陈莞月.美国伊利诺伊州儿童社会情感学习标准的落实:基于霍尼格政策实施理论的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21(3):15-25.
沈伟、孙天慈.中国教研员研究的历史脉络与多重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5):116-129.
Hu,H.M.& Shen, W. China’s National Survey on Teaching-Research Officers and Institutions.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2023 6(2):340-348
Shen Wei & Ma Hongmei. Leading for whom? Teaching-research officers’role perception and work engagement in Chinese Mainland.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 2021: 1-18.
沈伟、汪明帅.何以为师?教研员的素质现状与提升途径.中国电化教育,2021(5):102-109.
沈伟、李倩儒.教师地位及其支持制度的国别比较:基于中国、日本、韩国、芬兰、以色列的考察.外国教育研究,2020.10
沈伟、王娟、孙天慈.逆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身份建构中的情感劳动与教育情怀.教育发展研究,2020.8
沈伟、孙天慈.标准与问责:澳大利亚合格教师的认定与培养.全球教育展望,2020(1).
沈伟、王娟. 社会情感学习为国家人才培养带来什么:基于政策流动的视角.教育发展研究,2019(20)
沈伟. 人文主义与工具理性的张力:国际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价值导向与政策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1)
沈伟.城镇化背景下的校长领导力:基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教育发展研究,2018(10)
沈伟、侯晓丽、潘丽芳.从技术素养到知识创造:韩国教师ICT能力的培养.中国电化教育,2018(9).
沈伟、康姗.培养21世纪教师的替代性路径:基于美、英、中“为所有人而教”项目的思考.全球教育展望,2018(12)
沈伟. 趋同抑或求异: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过去和未来.高等教育研究,2018(10)
沈伟、孟宇. 英格兰课程质量保障的组织与实施. 全球教育展望,2017(11)
沈伟、杨苗苗.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政策的本土演绎:倡议联盟的视角——基于美国国际文凭课程发展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17(15)
沈伟、陈玉华、黄小瑞. 初中教师的工作状态:基于河南省Z市的实地调研.全球教育展望,2016(12)
沈伟、黄小瑞.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投入与课程理解:基于初中教师的实证调查.教育发展研究,2016(4)
孟宇、沈伟. 质性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兼论Nvivo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1)
孟宇、沈伟. 迈向拓展的专业?——基于英格兰教师专业标准改革的考察. 比较教育学报,2021(4).
Wang,F.Y., Tang, H.W., Shen W.et.al.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er’s willingness to move in the Chinese school system,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2021
袁振国、沈伟.“优师专项”的特点和培养方式改革.教育研究,2021(6):20-23.
袁振国、沈伟. 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现状、挑战与对策.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1):1-8.
Wang,L.J., Shen, W.& Cao,T.S. Chinese teacher rotation policy. Encyclopedia of Teacher Education, Springer.2020.
王丽佳、黎万红、沈伟.从优秀师资转移到优秀师资创生:教师发展视域下的轮岗交流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8(4):31-36.
杨苗苗、沈伟. 多样与公平:澳大利亚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项目的发展与反思.外国教育研究,2018(6).
刘佳旺、沈伟. 轮岗教师的交流现状及其能动行为研究:基于上海五区的实地调研.教师教育研究,2017(1)(通讯作者)
Lai, M.H.,Wang,L.J.& Shen, W. Educational leadership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A case study of two secondary schools in Beijing. London Review of Education, 2017, 15(2):317-328.
宋袁婧筠、沈伟.“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校领导与管理创新——第四届教育领导者论坛综述.教育发展研究,2016(2)
沈伟.防治网络欺凌:为学生营造安全的数字环境.上海教育,2025(6)
沈伟. 多重路径应对STEM教师短缺危机.上海教育,2024(2)
沈伟. 再野化教育: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海教育,2023(6):26-28.
沈伟. 全球化背景下日韩IB学校的发展.留学,2023(21):25-27.
沈伟.六大因素影响可持续实施SEL: CASEL发布美国学区推进社会情感学习的“十年”报告.上海教育,2022(3)
沈伟.明日之教师.上海教育,2021(10)
沈伟.加强以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的立德树人合力机制建设.人民教育,2021(15-16).69-70.
沈伟.美国疫情下师范生实习的审思与展望.上海教育,2021(1):50-52.
沈伟.从“人人皆学”到“处处能学”:世界银行的教育愿景.上海教育,2021(2):50-52.
沈伟.如何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多人访谈).中国教育报,2020-6-23
沈伟.社会变革与乡村教师发展:基于杜威流派的视角.教师发展研究,2020(1)
沈伟、康姗. 平衡教师的质量与数量?来自新自由主义的处方.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
沈伟. 作为探究型实践者的教师:发展内涵与路径.教师发展研究,2019(1):62-68
沈伟. 英国能力导向的“核心素养”的实践与反思.湖北教育, 2017(6)
沈伟、孙天慈. 教师流动的政策工具:设计与反思.全球教育展望,2015(9)
沈伟、项正娟.教育治理背景下我国学校变革的实践与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15(8)
沈伟. 城镇化进程中的义务教育质量保障:挑战与应对.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沈伟、孙岩.教育问责背景下的校长领导力:内涵、结构与发展.教师教育研究,2014(5)
沈伟.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概念辨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1)
沈伟.中国大陆教研员:制度形成与身份建构.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沈伟. 教研员作为边界工作者:意涵与能力建构.教育发展研究,2013(10).
沈伟、曲玲.我国普通高中课改的反思与展望——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访谈.全球教育展望,2012(12).
沈伟. 美国教育问责背景下的教学辅导员: 回顾与反思.全球教育展望,2012(2).
沈伟、郑玉莲.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领导——BELMAS第39届年会综述.教育发展研究,2011(18).
卢乃桂、沈伟. 英、美、澳教育视导的实践、影响及理据.比较教育研究,2011(9).
卢乃桂、沈伟. 中国近代学官传统的赓续及影响.教育学报,2011(2)
沈伟、卢乃桂.问责背景下的教育质量:何为与为何.全球教育展望,2011(2).
沈伟.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分析:渐进调适的视角——以代课教师清退政策为例.教育发展研究,2010(Z2).
卢乃桂、沈伟.中国教研员职能的历史演变.全球教育展望,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