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汇聚中外智慧,探讨深度学习赋能学生创造力|“以深度学习培育创造力”国际教育创新研讨会在比较所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25-07-07   浏览次数 12

2025年7月3日,“以深度学习培育创造力”国际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简称“比较所”)成功召开。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杨进教授,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陈霜叶教授,比较所所长、全球STEM教育创新中心(Global Innovation Center for STEM Education,简称“GIC-STEM”)共同主任彭正梅教授,GIC-STEM共同主任裴新宁教授,美国哥伦布州立大学方厚彬教授,美国高科技高中教育研究生院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Nuvia Ruland等专家出席研讨会,围绕“深度学习”“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科学教育改革”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了21世纪教育发展的关键路径。来自上海市中小学一线教师及研究人员等百余人现场参会,比较所副所长张丹教授主持会议。

陈霜叶教授为研讨会致辞。她强调,深度学习作为促进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重要路径,需要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发展等领域的协同创新。她期待通过本次会议搭建起中外交流的平台,助力教育理念的深化与落地实践。

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陈霜叶教授致辞

Nuvia Ruland、方厚彬、杨进、裴新宁、彭正梅等先后发言。Nuvia Ruland女士介绍美国高科技高中的深度学习培养体系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强调对话、项目式学习、社区共建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中的核心作用。

美国高科技高中教育研究生院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Nuvia Ruland女士作主旨报告

方厚彬教授围绕“创新能力的本质与培养路径”展开深入阐述。他强调,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跨学科视野的人才已成必然。

美国哥伦布州立大学方厚彬教授作主旨报告

杨进教授围绕“如何系统性推广深度学习”进行系统介绍。他指出,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过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设计和优化。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杨进教授

裴新宁教授介绍了我校在STEM教师培养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分享了团队开展系列实证研究、开发基于学习科学的科学教育方法的成果。

GIC-STEM共同主任裴新宁教授作主旨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所所长、全球STEM教育创新中心共同主任彭正梅教授回望杜威的思想传统,指出项目式学习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形成新经验的过程。

比较所所长、GIC-STEM共同主任彭正梅教授作主旨报告

会议现场交流热烈,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就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创新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张丹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她强调,深度学习不只是学习方法的迭代更新,更是思维体系的系统性重构,她指出本次研讨会既有对创造力设计者的探讨,亦有对深度学习实践者的思考。


交流讨论环节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所副所长张丹教授总结

本次会议围绕深度学习等核心议题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讨,不仅为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和全新视角,更为教育实践探索了方向。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全球STEM教育创新中心将持续深化深度学习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创新,共同推动深度学习赋能学生创造力培养,助力教育强国的建设。


撰稿:温英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