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讲座回顾 | 质性研究软件在教育数据库文献分析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 2025-06-28   浏览次数 10

2025年6月25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主办、台湾研究院合办的学术讲座“质性研究软件在教育数据库文献分析中的应用”在普陀校区文科大楼1513教室举行。活动伊始,主持人邓莉副教授代表主办方对刘世闵副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其学术履历:刘世闵博士现任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专任副教授,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教育行政、领导与科技学系,研究深耕质性方法与比较教育领域,著有《质化研究工具NVIVO10之图解与应用》等方法论经典,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本次讲座吸引众多师生参与,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讲座中,刘世闵副教授以“研究是什么?”引发大家思考,借“蚂蚁机械搬运、蜘蛛封闭织网、蜜蜂主动转化”的比喻,揭示科学研究的正确路径——“研究者应结合经验与理性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对比表格解析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本质差异,并进一步聚焦扎根理论,详细解释三层次编码操作的精髓:开放编码(从原始数据提取概念)、主轴编码(建立概念间关联)、选择性编码(整合核心范畴),强调“质性研究中的资料搜集和数据分析是同时进行的。”

在实践应用环节,刘世闵副教授以美国STEM教育相关论文为案例,现场讲解和示范了两大软件的操作流程,学生也一起现场跟练和学习。刘老师首先操作演示了EndNote的常用功能,包括数据库检索、手动添加文献、参考文献格式管理及Word嵌入式引用等功能。这有助于研究者更高效地收集、整理文献资料,且更精确、更方便地引用论文;接着演示了Nvivo的常用功能:包括数据导入与管理、自动编码功能,通过图示直观呈现编码结果等。这些功能有助于研究者快速梳理大量质性研究资料,且更清晰地展示研究结果。在讲座过程中,同学们就“中文文本编码策略”“手动编码方法”等问题踊跃提问,刘老师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示范,为大家答疑解惑。

这种以“做中学”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将理论讲解与技能实践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增强了其对研究流程和方法论的整体把握,是研究型教学的重要形式。

讲座尾声,邓莉副教授总结本次讲座主要内容,并感谢刘老师为大家带来这场精彩纷呈的讲座。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落幕。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质性分析范式的理解,更通过软件实操指导,助力研究者提升海量文献处理与深度逻辑挖掘的能力,为教育实证研究的科学化、精细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撰稿:高妍

排版:王思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