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9点,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21级新生与导师见面会在文科大楼1513室举行,彭正梅、沈晓敏、郑太年、邓志伟、沈伟、陈红燕、沈章明、祝刚、张丹、刘德恩、王夫艳、赵健等老师,以及2021级全体新生出席见面会,会议由新生辅导员王瑞雪老师主持。
会议首先由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教授致辞。彭正梅教授指出,比较教育研究的根本意义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这也是每一位比较教育研究者的初心和使命。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只有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次研究,才能真正做到“比较世界,服务中国”。
随后,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郑太年教授对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历史、发展与革新做了详细介绍。比较所的前身,即西欧北美教育研究室,是1964年经周恩来总理指示、教育部批准在我国重点院校中最早建立的外国问题研究机构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所里已有多个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多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几乎涵盖了教育的各个领域,可以称得上是方向多样,领域齐全。
此外,12位研究生新生和3位博士新生进行自我介绍,从本科的研究经历谈到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从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谈到未来的个人规划。每位同学的自我介绍各有特点,但都流露对华东师范大学的向往和对比较教育学的学习热情。
各位导师在对新生有了初步了解后,向他们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成果。比较所的导师们追踪国际前沿,比较中西教育异同,继承比较所一脉相承的学术使命。
最后,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沈伟副教授对本次新生导师见面会进行了总结陈词,沈伟教授以“三心”作为寄语赠与新生,希望比较所的新生们能够有信心、有耐心、有决心,在求学道路上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破釜沉舟的勇气,找准自己的方向与节奏。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比较教育的学子们意气风发走进这座学术殿堂,希望在比较所既能消化钻研学术的辛苦,又能感到“诗和远方”的美好。未来,将由“后浪”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