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9月22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迎来成立60年所庆暨“智慧传统与全球教育变革”国际会议。作为学部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这场盛大而温暖的庆典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校友和各界嘉宾。
在9月21日上午的开幕式中,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教授欢迎各位嘉宾莅临和校友回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闫露对比较所60年所庆表示祝贺。闫书记指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是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肩负为国家追踪外国教育信息的历史使命而建立的。比较所的历史承载着刘佛年、孟宪承等早期华东师大领导者和教育学先辈的光辉记忆,为我国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刘宝存教授指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是全国第一个从“外国教育”更名为“比较教育”的机构,体现了深刻的时代远见。在今天,华东师大比较所拥有着全国最大的比较教育研究队伍,祝愿比较所在60周年的新起点上取得新的辉煌。
柏林自由大学Christoph Wulf教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并指出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有着世界前沿的、高品质的研究方向和成果,祝愿比较所在未来继续致力于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和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业。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黄志成教授深情回忆了比较所60年来的风雨历程,60年的过往,比较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种重大历史节点上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并致力于为教育强国贡献力量。60年来,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为华东师大职业与成人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神经科学、教师教育等教育学各领域贡献了学术力量,所培养的校友在各个岗位献身于国家发展。黄志成教授寄语比较所,在未来发扬开放交流的精神传统,扩展研究领域和语种,再创新的历史篇章。
首都师范大学丁邦平教授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丁教授对回到比较所大家庭感到幸福,对比较所的培养表示感激,对求学期间的各位老师表达了感谢与怀念。比较所承载了历代学者为人为学的榜样精神典范,这些优良传统在今天的比较所学人和校友身上将得到继承和发扬。
在各方代表致辞、发言结束后,进入会议的主旨发言环节。大会分为两场,上半场的主题为比较教育与本土文化;下半场的主题为比较教育与文化交流。每场均设主旨发言和圆桌论坛。上半场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宝存教授带来题为“比较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几对矛盾关系”的主旨发言,东北师范大学的饶从满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赵中建教授、台湾嘉义大学的洪如玉教授、日本东京大学的Yasuo Imai教授、德国科隆大学的Ursula Stenger教授、巴西圣保罗大学的Norval Baitello教授参与圆桌论坛。
主旨演讲第一位发言嘉宾是北京师范大学刘宝存教授。刘宝存教授从中国特色与国际借鉴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对矛盾关系出发,为比较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出建设性意见。刘老师鼓舞各位比较教育学人,比较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学科,要善于吸纳其他学科的各种要素,勇于在现实教育问题中贡献比较教育的解决方案。
第一场圆桌对话以“比较教育与本土化”为话题,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沈伟教授主持。台湾嘉义大学洪如玉教授认为,教育学者既要关注其研究的教育学文化和民族归属属于什么地方,也应避免局限于当地文化。华东师范大学赵中建教授认为,比较教育一定要以全球视角,立足解决中国问题。东北师范大学饶从满教授认为,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在借鉴先进国际教育经验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国际流行话语体系所不能完全覆盖的中国本土问题和中国理论建构需要。同时,中国的立场、智慧和视角应丰富对世界比较教育的理论发展做出贡献。日本东京大学Yasuo Imai教授提出,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关系的问题在日本同样存在,但日本由于文化历史的特点,转型相对顺畅,因此当下教育也试图寻求对原生文化的捍卫和修复。德国科隆大学的Ursula Stenger教授认为,德国传统文化在在二战后被一定程度消解。西方传统哲学将自然视为资源,本土文化和自然性在当代的缺失提醒教育应使个体学会与不同文化的个体分享地球。巴西圣保罗大学的Norval Baitello教授认为教育的主旨在于建立起人与人间的沟通,以理解彼此的视角。比较教育应通过沟通以重建各地区原住民文化。
主旨演讲嘉宾英国剑桥大学 Susan L.Robertson教授以“不安的现代性,去中心化资本主义,知识优先”为题,探讨了现代教育如何在不安现代性的背景下拒斥资本扩张,并为自然和个体间新的交往方式创设空间,并更新作为生存环境的世界。资本主义和与之紧密相关的现代性将自然变成被剥削的对象,并使本土知识和文化逐渐流失。教育应当促使人类通过“不安”来抓住过去思想的精华,调整人与自然的主次关系,将“人”重新投入自然之中。
第二场圆桌对话聚焦“比较教育与文化交流”,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郑太年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孔令帅教授认为,“文明”是比“文化”更广泛的概念,比较教育学者必须关注作为教育问题背景的文明和文化问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斯坦福大学Joan Ramon Resina教授认为,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挑战,保存原住民传统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由此才能使人类更好地成为现代技术的主人。西悉尼大学David Cole教授认为,1952年之后,人类开始加速改造自然的步伐,人与自然的角色开始发生质的转变,人类社会的高度成熟导致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应当对现代性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更审慎的反思。柏林自由大学Christoph Wulf教授认为,现代人类控制着自然各种资源,这导致了极其负面的后果,比较教育的责任是教会青年人如何和自然共处,以帮助个体摒除自我中心、高度个性化、民族主义的弊病。华东师范大学彭正梅教授认为,文明间的互相学习是可能的,现代化被中国文化理解为必要的生存之道。但现代性危机提醒我们文明间对话的重要性。中国庄子思想为现代性危机的解决提供了后现代智慧,即——认知平等基础上的非人类中心态度。以“异化”与“复归”为过程的人类交流可以带给人类超越各种危机的丰富性和深度。
9月21日下午的论坛的主题为“智慧传统、认识论和世界主义”,围绕这一主题,国内外著名学者展开探讨。柏林自由大学Christoph Wulf教授以“回归‘智慧’:重新发现被遗忘的知识”为主题,认为数世纪以来,“智慧”这一概念在欧洲和亚洲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是生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仅在衰老过程中显现。然而,如今智慧的概念在公共讨论中已失去其重要性。进而,Wulf教授探讨了智慧的特别之处,包括:无知作为前提、时间的放缓、苦难的体验、文化多样性等。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方旭东教授以“儒家智慧的一个侧面:万物一体思想”为主题,通过中西文明,特别是利玛窦与儒家(尤其是新儒学)之间的思想碰撞,揭示了双方根本差异之一,即万物一体观念。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中西哲学观念的异同,也促进了对儒家思想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反思。
巴西圣保罗大学Norval Baitello教授以“生态智慧: 与动物、树木、河流、山川共同思考——关于美洲大陆原住民的哲学考古”为主题,考察了美洲原住民现存的文化和知识体系,这对我们当今如何处理与他者、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卜玉华教授以“论‘育生命自觉’的多重内涵”为主题,提出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教育需要将“育生命自觉”作为教育价值的落脚点,不仅让教育发挥人的生命自觉潜能,同时也更加激发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时代内涵。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彭正梅教授以“以天下课程培育全球共识”为主题,立足于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迈向可持续未来的愿景,将中国的“天下主义”思想作为思考教育的开端,并提出“天下课程”的概念,将《孟子》《论自由》《共产党宣言》和《庄子》四部经典著作作为“天下课程”,提倡将其塑造成为未来教育的四重视野。
美国斯坦福大学Joan Ramon Resina教授以“普世智慧的艺术: 格拉西安的批判时代生活指南”为主题,以格拉西安的作品和观点作为切入点,讲述了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智慧运用于具体的环境当中,真正的处事智慧应该具有灵活的头脑、谦虚的态度,并且要谨言慎行,这些普世智慧能够为教育带来许多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周勇教授以“中国教育学的古典形态与叙事风格”为主题,对孔子以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梳理,从中提炼出中国教育学独特的多元叙事风格和教育传统,这种风格与当今“过度专业化”的教育著作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的不同。
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Benjamin Jörissen 教授以“后数字世界的文化弹性:面向人类世的集体变革学习和教育”为主题,提出了文化弹性的概念,认为这种具有强大适应力,应对各种危机和变化的文化能力能够在人类世时代下,为教育提供新的理解方式,尤其是在教育中运用跨学科方法的必要性。
9月22日,“智慧传统与全球教育变革”国际会议精彩继续。在以“生态教育、道德与美学”为题的论坛中,台湾嘉义大学洪如玉教授以“‘野性’教育: 生态教育学的跨文化智慧”为题,从梭罗、早期道教和海德格尔那里寻求灵感,思考自然的意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洪如玉教授认为,“Bildung”被理解为在关注生态的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自我修养,充实个体自由,使之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东京大学Yasuo Imai教授以“‘自然’是教育智慧的基础还是深渊?”为题,从以“教育如何与人性保持距离”这一问题出发,认为尼采自然观不意味着向原始状态的回归,自然作为潜能出现在教育领域之外,教育应通过以训练为中心的纪律教育(Zucht)唤起作为生命本身的权力意志,为“第一天性”创造走向成熟的安全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谦教授以“理解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来自中国幼儿园饮食教养的案例”为题,通过北京一家中产阶级幼儿园的真实案例,呈现教育机构面对不确定性的分裂,希望通过重温中国儒道思想中领悟无常的智慧,构建当代人的精神秩序意识,以关怀的态度将不确定性视为教育成长的契机,促进社会团结。
德国科隆大学Ursula Stenger教授以“为未来导向的(早期儿童)教育重新构建可持续性”为题,认为现代人类应完成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转变:人类与土地的深厚联系。基于对所有生物的尊重和同情,人类应负责任地交换地球给予我们的一切,并通过感恩、欣赏美丽和相互关爱来培养维持生命的关系。在这一事业中,本土智慧是教育理解转型的方向,教育应研究、发展和加强文化实践和关怀结构,并开发基于土地、基于本地地点的教学法。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David Cole教授以“人类世的教育游牧:未来革命的笔记”为题,确定了人类世、游牧主义、时间三个未来教育的动向,并对其进行跟踪和绘制,以了解这些未来的压力如何影响当代实践,成为破坏性但具有潜在统一性的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陈红燕副教授以“被遗忘关联:仪式与集体性情感的构建”为题,认为中国文化中礼学-情感的智慧传统通过具体的君子的日常实践呈现。回归君子的日常性,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礼法君子与情感君子是如何在同一个理想人当中获得自洽。基于仪式所构成的不同情景、差异性的关系模式,君子构建了三种不同的情感呈现。在面对人类世的“没有共同体的交际”的时代中,一种链接个人情感和公共情感的仪式表演仍显得十分重要。
9月22日的第二场论坛以“全球教育变革的观点、行动与变化”为题。在这一主题下,上海财经大学郭美华教授以“责任与自由及自由的责任——孟子与庄子的分歧与融合”为题,认为“责任哲学”在孟子那里体现为道德意义上的主体性自觉,庄子的“自由哲学”通过凸显有限性,使自然成为可能。与孟子的道德绝对主义和绝对认识论形成对比,庄子基于有限认识论将观点意见化,为差异保存可能。基于庄子和孟子各自的成就与局限,郭教授得出结论:有责任的自由与有自由的责任,就是真正的自由哲学,就是无中生有的生存自由与个体性的普遍实现。
尼日利亚伊巴丹大学的Michael Omolewa教授以“非洲视角下的人类世全球教育变革智慧传统与未来”为题,展示了非洲人从本土根源对全球教育转型提出意见的思路的深厚依恋,梳理确定了智慧概念的变化和连续性,并对非洲全球教育转型的未来进行了思考。土著非洲社会对智慧和全球公民身份问题采取了成熟而全面的方法,教育学者应全面了解地方、国家和全球挑战,以便非洲人能够参与到可持续的智慧应用中,通过教育实现全球和平共处与和谐。
法国西部天主大学Nathanaël Wallenhorst教授以“在人类世时代培养‘沉着’ 教育和社会的挑战”为题,认为“沉着”这一概念建立起了全球气候、生物和危机间的联系,在现代性危机中提供了系统的远见。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正在加速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毁灭,新的人类知识和教育应当回应这一风险,引导学生做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和行动。
在全部嘉宾发言完毕后,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教授对每一位嘉宾、校友和工作人员的参与与努力表示感谢。彭教授为本次庆典和学术会议再次点题:一个包容、多元、正义的天下是个体进步和共同体福祉的基础,在为期两天的密集学术交流中,来自亚洲、美洲、澳洲、非洲的教育声音推动了文化间理解与共识的达成,使我们对人类间的理性与关怀,家园的干净与美好充满信念和信心。
柏林自由大学Christoph Wulf教授感谢比较所为本次盛会做出的努力,本次会议成果一定能在中国学者的推动下得到最好的发展和传播。
学人荟萃,得其友声,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60周年华诞暨“智慧传统与全球教育变革”国际会议圆满结束。
撰稿:吴月竹 王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