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人员合照
彭正梅教授将IB课程比喻为世界精神的马背,强调其核心精神是一种批判精神,然而这种精神不可避免会使部分民族感到“惧怕”,因为IB课程以认识论为核心,具有理性特征,即使其源自西方,但并不能被称为“西方化”的课程。所以,IB课程在受到全球范围内的欢迎的同时也面临着部分质疑。
随后,彭正梅教授将IB课程与世界精神相联系。他指出IB课程远不止意味着一纸文凭,更是承载着世界精神,是不断更新的未来学校,也是学者们关注高阶能力的一个合理议题。在IB课程的设计中能看到未来学校的模样:小学阶段能体现 IB课程的梦想,而中学阶段则通过连续独特的IB课程,培养学生超群的能力,即21世纪的高阶能力。同时彭正梅教授也呼吁研究者们应超越国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找出更加合理的事物和人类的共识,包容并理解那些富有地域特色的内容和文化差异。
其次,彭正梅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美国对IB课程产生质疑的原因。即使IB学校通过后期的评估被证实可以提升美国的教育质量,但在美国仍受到排挤,原因在于IB课程的内涵触及了美国文化保证主义的底线。首先,美国认为IB课程所强调的批判精神会摧毁美国的利益,阻碍美国占领世界更多的东西;其次,美国将IB课程所强调的人类共同体及世界精神误解成了宣扬社会主义,进而加以抵触;最后,IB课程所倡导的各种宗教宽容也在创造一种新的无神论。这些特点使其不可避免地遭受美国新保守主义者的反对,他们认为IB课程最终会导致美国的身份稀释,成为一个非基督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