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美国雪城大学马颖毅教授受邀来访,在文科大楼1513室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师生作题为“中国留美本科生眼中的中美教育”的讲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马颖毅教授以上海PISA成绩优异、教育发达但仍有强大的留学经济和移民潮这一矛盾作为引入,介绍了她自2012年开始进行的“中国留美学生数理学习与大学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首先,她从背景入手,分析了过去十年中国留美本科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及其原因,以图表的形式展现了近十年来中国留美本科生与研究生数量的变化差异。之后,她用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收集到的数据和访谈资料介绍了关于“中国留美学生的中国学习经历是否有助于或不利于其在美国的学习”的问题研究,以跨文化的视角从创新与批判思维、关于“努力”的思维定势、对数理的态度以及中美大学生活的两种分裂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中美教育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劣。关于创新,她将中国留美学生对于创新的理解与比尔盖茨的观点进行对比,提出了“有条件的创新”这一概念,即在数理领域创新是有门槛的,需要基础教育的积累,但是美国的教育忽视了这一点;实现创新的手段是批判性思维,其在文献中的解释是质疑权威、反思自我,中国留美学生认为美国的选课制度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在这方面有优势。
在提到关于“努力”的思维定势时,马毅颖教授阐明了中美教育对努力和天赋的不同观点。先从定量角度在中国留美学生性别、所学专业以及留美时间上进行努力程度的比较,又分析了访谈所得的中国基础教育培养的努力习惯对留美学习的优势以及应试培养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等结论。在讲解中美对数理的不同态度中,她揭示了美国人的普遍价值观是轻视理科,其STEM学位比例甚至低于欧洲国家,但国家政策却重视理工科的现状。最后谈到两个割裂现象即中国大学轻松而美国大学学业繁重,对于美国这种教育模式许多中国留美学生持认同态度。马毅颖教授肯定了中国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美国高等教育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认为两者的结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提问与讨论环节,老师和学生就目前相似的研究课题和疑问与马毅颖教授进行探讨,马毅颖教授以其在美国多年的丰富的教育经历使大家对美国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阔了师生的视野。
撰稿人:张希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