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精彩回眸|“多元视角下的IB课程对话”研讨会(一)

发布日期: 2017-03-31   浏览次数 193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思想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下,为充分发挥高水平教育学科和相关学科在研究、发展和引领国际教育领域的作用,为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提供启发和参考,为国际学校和国际课程发展和管理提供师资培养和专业智库的服务,2017年3月13日至14日,在我校逸夫楼三楼多功能厅,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处、国际与比较研究所、哲学系、对外汉语学院、数学系联合主办了“多元视角下的IB课程对话”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我校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处赵健处长致开幕词,对我校开展IB课程研究的意义、目前我校推动IB课程项目及与会人员的相关情况做了介绍。会议围绕IB课程的哲学理念、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教学与评价、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发展现状等多方面内容展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日本放送大学、日本目白大学和日本青山大学的学者,上海新协和双语学校、华东康桥国际学校主任,上海基础教育阶段的多位学校领导和教师,我校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处领导以及相关系所师生,会议还特别邀请到教育部发展中心熊建辉副研究员出席。

Δ赵健处长致开幕词

    2017年3月13日上午场的讨论会由对外汉语学院叶军教授主持。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彭正梅教授作了关于IB课程哲学的报告,彭正梅教授借用黑格尔对拿破仑的评价——马背上的“世界精神”——来描述IB课程内在哲学理念,接着对IB课程的世界发展状况和六项特征作了介绍,提出IB课程所培养的学习者技能与世界各国努力培养的21世纪技能之间存在相关性,指出IB课程所重视培养探究精神和思考能力,与康德所谓的“大自然的隐蔽计划”之间有联系。与此同时,“世界精神”与国家主义之间的持久张力,使IB的课程发展存在争议。

Δ彭正梅教授关于IB课程哲学的报告

    英语系的周小勇副教授从“世界公民”角度继续探讨IB课程哲学,从IBO官方文件表述中阐明该组织对“国际化”的理解,认为其与“世界公民”理念存在联系。由于“世界公民”的概念存在新自由主义和新共和主义之间的争议,周小勇副教授提出,IBO需要明确其对“世界公民”的理解是什么,在IB师资培训中,需要让教师更清楚知道如何通过课程传递“国际”的理念。

Δ周小勇副教授从“世界公民”角度探讨IB课程哲学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邓志伟教授首先提出了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三大困境——创新能力培养难、高中与大学衔接难、个性发展难。要解决这些困境需要进行高中课程专业分化,而IB课程在高中课程专业分化的三个维度上的特点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有三方面的启示:包括课程的结构综合性,同一课程领域中难易程度不同的课程序列,配套的课程评价客观性与科学性,并提供了学校借鉴成功的案例。

Δ邓志伟教授探讨IBDP课程特点、及其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启示

    日本放送大学岩崎久美子教授从IB课程发展的三个阶段出发,比较了英语圈和非英语圈的不同国家导入IB课程时在教育改善模型、与大学的连接性和教育全球化这三种目的上的差异,接着对日本政府采取的推进措施、日本对国际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认识做了介绍,指出日本在公办学校开展IB教育时存在的争议、用SWOT分析导入IB课程的可行性、以及IB课程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等。

Δ放送大学岩崎久美子教授介绍日本公立学校的国际文凭导入动向与问题

    2017年3月13日下午场的讨论会由日本目白大学黄丹青副教授主持。上海新协和双语学校的Adam Flower主任认为,IB课程不只是重视学生的学业成就,通过核心特色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活动力和服务力、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Adam Flower主任提出了一所好学校所需具备的因素,并介绍了在IB课程学习者的十个特征的基础上,协和古北校区的五个侧重方面。

Δ上海协和双语学校课程主任Adam Flower分享IB经验探讨全球化与学生培养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郑太年副教授首先从适合学生类型、与我国教育改革目标一致性等五个方面探讨了IB课程,再从学习科学视角回顾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指出IB学习活动设计可以通过逆向设计、顺向设计并进行不断评估和调整的方法,保证培养目标的落实。课程设计应该基于教师的实践经验,以基于案例的推理、S. Papert的建构主义理论和真实学习作为理论基础来实现。

Δ郑太年副教授从学习科学的视角分析IB课程的教与学

    对外汉语学院叶军教授提出了IB汉语教师教育课程的整体框架,包括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三类。应采用案例研究与教学方式,进行研讨、观摩、计划、模拟和诊断环节,提升IB汉语教师教育质量。在实践课程中,要给予学生有指导的实习,通过集体备课、参与工作坊、担任助教、上课模拟等方式提升学生教学技能。

Δ叶军教授探讨IB中文教师的培养

 供稿人:杨睿

编辑:计莹斐  郭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