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5日上午9点到11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德教学论对话学术交流会中的学术讲座第一场在文科大楼151教室顺利开展,讲座由德国奥登堡大学教授希尔伯特·迈尔教授主讲,希尔伯特教授以《激发学生的教学方法——讲授和反思练习》为题,让我们享受了一场思想和心灵上的盛宴。
讲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激发学生的教学方法这一话题作了简要介绍;其次分析了激发学生的教学方法的理论背景;然后讲述了有关学生自我管理的题;最后对激发学生的教学方法做了简单总结。

首先,在对于激发学生的教学方法简要介绍中,希尔伯特教授开门见山的抛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紧接着教授从理论和实践结果的层面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参与性,有利于学生个人自尊、个人效能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在此,教授讲述了 “Thik—Pair—Share”( 独立思考—结对合作—交流分享)和 “Warming—up”(课堂准备活动)两种有效激发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当堂演示,让我们感受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实际操作和魅力。
其次,希尔伯特教授细致分析了激发学生的教学方法的理论及其背景。教授提到,他本人认为:教学方法应该致力于在课堂中建构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平衡。随后介绍了课堂教学范畴的方法能力等级的模型、教学方法的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模型、课堂教学的四种基本类型以及赫尔姆克的“提供—利用模式”。在这之中,教授提到“直接教授学生真理的老师是较好的老师,教授学生如何去发现真理的老师才称得上是优秀的老师。”

然后,希尔伯特教授讲述了有关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学生自我调节)的定义、学生实现成功的自我管理的关键因素以及在实际课堂中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挑战所在;另外还介绍了洛萨·克林伯格的有关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教学途径。
最后,尔伯特教授对激发学生的教学方法做了简单的总结,综述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的维度有“谈话”、“写作”“行为”等。最终教授做出总结:教学中的问题远远多于方法的,在代际、国家、贫富群体之间,我们要追求公正与和平。我们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关注学生的自我管理,继续探寻激发学生的教学方法。
撰稿:吴伟 修改:朱锐锐 编辑:张希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