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卓越科学类教师教学研究项目”第五期工作坊顺利举

发布日期: 2016-10-13   浏览次数 128

108日下午,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学习科学研究中心联手启动的“卓越科学类教师教学研究项目”第五期工作坊如期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习科学中心研究团队、闵行区30多位自然科学类教师出席了本次工作坊。该项目自启动以来,教师们不仅亲身实体验了基于KI模式和WISE平台的科学类课程,而且开展了实验研究 。

  

本期工作坊首先对科学教师们的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研究者与教师们的初期课堂探索成果发表在《上海教育》上。在工作坊期间,教师们针对教学实验的初期发现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如陈晨老师发现学生能将在WISE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针对前期的实验结果,科学教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困惑。如WISE平台是否有可直接利用的化学资源?WISE平台是否适合学生自主学习?WISE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什么不同?对此,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两位研究人员裴新宁教授和郑太年副教授组织教师展开了讨论。

 

之后,裴新宁教授展示并分析了教师原初设计的课堂导入方案和WISE平台提供的观念析出的问题范例,与各位科学教师共同探讨了我国传统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与WISE教学设计在课堂导入—观念析出环节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大家对KI(知识整合)这一理念和促进观念析出的问题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所有的科学教师在机房登录WISE平台,从学生的视角体验“光合作用、厨房中的热力学、简单基因遗传”三个课程单元,亲身感受其背后的教学设计原理。

   通过此次工作坊的召开,教师与研究者深入对话,共同反思,比较技术增进的科学课程与常规课程在设计与实施上的异同,领会技术时代下新的科学课程教学模式。正如郑太年副教授所说:WISE学习平台和KI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需要经历具体方案和资源层面、方法模式层面、理念层面的转变。未来,我们还任重而道远,我们期望更多的教师加入该项目,期望“卓越科学类教师教学研究项目”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教育理念,并能将之转化成实践的专家型教师。我们也期望我国的科学教育是基于真实情景的,基于学生生活的,并帮助学生完成真实任务的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