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学习共同体建设研讨会:基于同侪学习的新学习共同体”研讨会 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发布日期: 2024-05-13   浏览次数 10


如何通过学习方式变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政策文本和实践话语中,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还是关于课堂教学的各种诉求,其背后的核心指向都是把课堂还给每一个学生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而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愿景便是以学习组织方式变革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


学习共同体强调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和他人(教师、家长以及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旨在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促进知识的共享、学习的发生和个人的成长。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探讨如何建设高质量学习共同体,以推动课程教学变革,促进项目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2024年4月2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市普陀新素养教育服务中心合办的“学习共同体建设研讨会:基于同侪学习的新学习共同体”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来自上海市近百所的初高中学校代表及学习共同体方向的研究者们参与了会议。与会者围绕学习共同体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案例分享,探索学习共同体的理论观点,交流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经验,建构基于同侪学习以促进学生长期发展与优化学生学科学习兼得之目的实践模式。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主任郑太年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刚、赵健、安桂清,娄山中学原校长钟杨、风华初级中学校长堵琳琳、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李莉、上海市普陀新素养教育服务中心秘书长李勤在会上分别做学术报告,与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优化任务设计,建设创新学习共同体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吴刚教授提到,学习共同体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哲学,是凝聚集体智能进行创新的重要途径。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是:活动(活动性学习)、协同学习和分享表达(反思性学习),其中关注学科能力的学习任务设计(情境)是追求卓越的前提。好的学习任务设计应该作为一个脉络来展开,而情境便是唤起、连接和重建概念的经验意义的场景。通过情境化学习任务设置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品质和他的学习能力,并同时反馈于老师,提升老师对每一个学科的更深刻的理解。在学习任务实施中师生均致力于探究、合作与表达的学习,共谱师生共鸣的乐章,以提升学生学习成果为最终目标,同时实现学习共同体通过同侪共同合作及相互支持、分享来促进个人与团体发展的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安桂清教授则就“学习任务-学习支持”的协同模式进行了分享。 安教授提到跨学科学习任务设置不是单一地给到一个主题,而是以某一个学科为主干,以任务问题或者对现象的阐释作为组织中心,运用多个学科来解决问题。另外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跨学科主题教学,在整个学习任务设置中教师更多地应该去考虑怎么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这也是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建设应该思考的问题。创新学习任务设计应该从传统的“授—受”活动到主体间的互动过程,再到跨主体的协同活动,并通过协同解决学习任务推动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

促进身份认同,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赵健教授概括了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和关键特征,她提出,建构学校的学习共同体,核心是推进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认同,这是学习共同体的独特价值所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能够促进学校各个主体之间稳定性、一致性的共识和共同努力,是支撑教师身份发展的社会机制。

学校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新要求。面对新挑战,学校领导者要推动学校课程创新和教学转型,仅仅靠自上而下的组织是不够的,建构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才是统一认识、凝心聚力的组织策略;对于教师而言则要推动自身参与课程创新和教学改革的共同实践和共同发展之中。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堵琳琳校长就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进行了实践经验分享。作为一个师生总人数近5000人的大体量学校的管理者,堵校长认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根本是基于实践性反思及反思性实践,所以风华初级中学以教研组为核心构建实践共生的教研共同体,强化“真实问题解决”的目标设计,关注教研活动的主题和内容的确定;强化“为学习而设计”的研修逻辑,关注教研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实践共生强化“合作学习生成”的实践价值,关注教研活动的个体经验向通用策略的转化;实践共生强化“学术能量传递”的课程领导,关注学术经验共鉴,文化共生。最终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纽带,以案例为支撑的情境学习和以群体为基础的行动研究和学术对话的方式达成专业发展目标。

上海市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李莉校长提到,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要深度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困境与需求,通过以课例研究为抓手的教师“同僚性”深度教研,走向真实性视域下的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实现“教师带着学材走向学生、教师带着学生走向学材、学生带着学材走向教师”并将教学评价从同伴评价中走向学生评价,改变教学的课堂结构,建立相互倾听的对话关系,用教师的美好的初心建设让学生学得更幸福的共同体。


践同侪学习,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

海市娄山中学原校长钟杨校长分享了研究团队在同侪学习方面的探索成果和实践方案。他提到,学习共同体是个很好的组织形式,由点及面去实施运用是关键所在,“同侪学习”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同侪学习是基于关系的学习,同侪关系是学生同伴之间面向共同的兴趣和任务而发展起来的深度协作、共同发展的关系,能够触发和支持深度学习,有效支持跨学科开放探索和综合创新实践,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协作创新能力,社交情绪能力的发展,有积极促进的作用。

娄山中学曾有三位学生参与了一项同侪学习的活动,活动中基于对四边形全等的探索共同完成了数学学术论文写作,最终三位学生的学科成绩和综合素养都得到了提升,并顺利被市顶尖高中录取。学校事后认真分析了该活动的组织形式,发现了其非常创新的“112-3”队组模型理念,即1位项目组织者+1位项目管理者+2位指导老师(本学段1位+高学段1位)+3位小组成员。这种组织模式深化了“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在这个共同体中,大家主动学习,相互促进并把小组研究成果讲给大家听进而加深学习内容的留存。实践证明,以一个个同侪小组为单位构建的“学习共同体”是可供许多教学工作者参考实践的新学习共同体建设路径。



“未来”已来,传统学校的组织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一变革我们需要构建新的学习共同体以支持和促进学习方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开放、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上海市普陀新素养教育服务中心秘书长李勤老师表示中心将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以创新素养为核心,开展系列活动以支持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未来的学习共同体必将不再局限于教室、学校,而是需要更广泛的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其中,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学习方式的创新。李勤老师以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的“善言杯”思语活动为例,介绍了以“wac·R·A·Paper(贯穿课程的学科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为核心的P-TRIPP模型。并呼吁更多学校共同参与到这个以同侪学习为范式的公益活动中,共同探索基于同侪学习的新型学习共同体构建,推动学习方式创新和学生的高水平发展。

研讨会最后,会议主持人郑太年教授教授总结道:在教育的新时代,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学习不再是仅仅获取知识的行为,成长和发展也都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在充满活力的学习共同体内,通过共同的实践和合作研究来实现的。我们鼓励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共同推动教育的变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