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普通教育学国际研讨会:现代教育学自身逻辑在中德日

发布日期: 2025-10-24   浏览次数 10

当今全球教育正处于深刻的转型时期,教育对话日益必要而迫切。中国、德国与日本的现代教育体系成就卓著,富有特色,形成了不同的“自身逻辑”。本论坛拟从作为教育思维的普通教育学出发,探讨现代教育的自身逻辑,并试图超越国别差异,致力于在多元形态之下,揭示现代教育的普遍本质与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为作为全球公共的善的教育的未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促进人类繁荣和人类团结。

华东师范大学将于2025年11月1日举办“现代教育学自身逻辑在中德日”普通教育学国际研讨会。诚邀各位师生、学界同仁莅临参加,共同探讨教育学的当代使命与核心问题。

会议议程

主持人

沈伟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

时间

活动内容

8:30–8:45

开幕致辞

8:45-9:30

教育学基本区分与三元结构及其对现代教育内在逻辑有效性操作化的意义

迪特里希·本纳教授

(柏林洪堡大学荣休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顾问教授)

9:30-9:50

教育学实践性的反思性定位

余清臣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

9:50-10:10

生命实践学派视野下的现代教育自身逻辑

卜玉华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休息(10分钟)

10:20-11:05

赫尔巴特在当代日本教育学中的映照

牛田伸一教授

(日本创价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科教授)

11:05-11:25

人的可塑性与教育:从赫尔巴特到本纳

孙元涛教授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11:25-11:45

中国特色普通教育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建构

和学新教授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问答 (15分钟)

午餐&午休 12:00-13:15

主持人

郑太年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

时间

活动内容

13:15-13:35

数智时代,为什么需要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基本理论?

李政涛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3:35-14:20

当我们进行教育时应采取何种行动?来自实践哲学与现象学教育科学的贡献——关于教育概念的探讨

马尔特·布因克曼教授

(柏林洪堡大学普通教育学系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丹尼尔·帕斯特纳

(柏林洪堡大学普通教育学系研究员)

妮可·博苏茨基

(柏林洪堡大学普通教育学系研究员)

14:20-14:40

作为形容词的“教育”

程亮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

教授、副主任)

休息 (10分钟)

14:50-15:10

教育意识形态建构:中国教育学的生存境遇

与学科命题

阮成武教授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15:10-15:55

教育监测与现代教育的内在逻辑:从学校发展指导转向基于KESS的个性化支持

鲁米娅娜·尼科洛娃博士

(汉堡教育监测与质量发展研究所

KESS数据支持学校发展工作领域负责人、科学顾问)

斯坦尼斯拉夫·伊万诺夫

(汉堡市教育监测与质量发展研究所

科学顾问)

15:55-16:35

重新思考范畴教育——对沃尔夫冈·克拉夫基教育理论实证可能性的评述

田中怜博士

(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

16:35-16:55

中国教育学的观念重新

高伟教授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16:55-17:15

本纳“普通教育学”思维方式探微

李伟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17:15-17:35

“学习化”浪潮中的“教”与“学”  

柴楠副教授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17:35-17:50

普遍性的寻求: 从普通教育学到天下教育学

彭正梅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教授、所长)

问答与总结 (10分钟)

01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02

协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德国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青年教师联谊会

03

会议地点

办公楼小礼堂2楼

04

会议时间

2025年11月1日8:30-18:00

05

报名链接

本次会议线下参会,仅开放60个名额,先到先得

06

会务安排

张诗琪 19921893992

王瑞雪 021-62234135

排版:孙玉茹